本系於2025年8月新聘吳宜霖副教授,為應化系注入新血。
2025年本系講座教授包含比利時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增原宏博士,日本化學學會會士太田信廣博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戶部義人博士及柳日馨博士,日本東京大學退休教授遠藤泰樹博士及濵口宏夫博士,與本系專任教師合作研究與共同指導研究生
紀念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歷史發展
本系於2025年8月新聘吳宜霖副教授,為應化系注入新血。
2025年本系講座教授包含比利時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增原宏博士,日本化學學會會士太田信廣博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戶部義人博士及柳日馨博士,日本東京大學退休教授遠藤泰樹博士及濵口宏夫博士,與本系專任教師合作研究與共同指導研究生
2021年2月1日,因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校,本系全名改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
本系於2021年8月新聘郭俊宏副教授、林至闓專案助理教授;2022年8月新聘張君輔助理教授,為應化系注入新血。
本系於2020年8月新聘洪崧富助理教授。
應用化學系在所有教師,學生與職員的努力之下,已逐漸成為陣容完整的學術研究團隊,領域涵蓋高分子與材料化學、生物分析、生醫光電科技、再生能源、超快動力研究、超高解析度光譜及理論計算化學、高等有機化學等,提供研究生充沛的研究資源。每年在應化系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研究學者到應化系演講,我們期望能替國家培養出一批新世代具有人文素養、跨領域的化學科技人才,對我國經濟及民生發展作出實質貢獻。

2020-洪崧富助理教授榮獲玉山青年者講座
應化系於2013年成立理學院跨領域分子科學國際學程碩士班,並於2014年與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合作設立永續化學科技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於此時,陸續有陳俊太、許馨云、王建隆、曾建銘、帕偉鄂本、杉山輝樹、吳彥谷、平松弘嗣、劉學儒、詹揚翔、張佳智等老師加入應化系教師團隊注入研究新血。講座教授包含奈良坂紘一、遠藤泰樹、太田信廣、柳日馨、戶部義人、江幡孝之等老師也到應邀至本系參與研究並本系專任教師合作研究與共同指導研究生。於2019年,本系計有30位專任教師與7位外籍講座教授。
李遠鵬院士於2004年受邀至應化系成立研究實驗室。隔年,林聖賢院士到陽明交大任職。應化系也於2004與2007年分別成立分子科學所碩士與博士班,發展分子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此期間陸續有孫建文、朱超原、廖奕翰、魏恆理(Henryk Witek)、重藤真介等老師加入應用化學系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另有孫仲銘、蒙國光、莊士卿、吳淑褓、鄭彥如等老師加入應用化學系教師團隊。2005年,李遠鵬院士擔任理學院院長。這一年教育部開始第一期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陽明交通大學成立前瞻跨領域基礎科學中心,由李遠鵬院士擔任中心主任。濱口宏夫與增原宏講座教授相繼在2007與2008年受邀至應化系並建立雷射生物奈米科學實驗室與尖端光譜及成像實驗室。2009年田家炳大樓落成,應化系高分子,生物分析與雷射生物奈米科學領域實驗室轉移到田家炳大樓5-7樓,應化系館舍分佈與遷移大制底定。
1992年應化系第一屆博士班成立。科學二館並於同年落成,館內的實驗室比照化學實驗室的標準,當時應化系專任教師計有15位,使用科二館部份的實驗室空間,其他使用單位包含材料,生科,電物等系。於1992-2003年期間,到應化系任職的有余艇,李耀坤,許慶豐,何子樂,林銀潢,吳慶昇,陳月枝,刁維光,李積琛等老師。此外,於2001年時,林明璋院士受時任交大校長張俊彥教授之邀於應化系任職。
應化系實驗室集中在當時的新生館(現人社二館),在這段期間到陽明交大任職的老師有許千樹,陳登銘,謝有容,王念夏,陳振興,鍾文聖。1990年應用化學系大學部開始招生,莊祚敏教授擔任第一任應化系系主任,此後應化系採系所合一,所有新的學程與研究所均由應化系系主任兼任。

1990-應化系第一任系主任莊祚敏教授
1980前陽明交通大學大學部的化學課程是由專任教師提供。當時有李維銘與林均輝老師在陽明交大服務,理學院與應化系尚未成立。
1980年時,理學院成立,郭南宏校長兼任第一任理學院院長。
1982年,應用化學所成立,培育我國應用化學領域之專業人才,提供基礎化學及應用化學的教育訓練。第一任應化所所長為蕭興仁老師。
1982至1987年間,應用化學所陸續聘任龍文安(第二任所長),莊祚敏,林木獅,吳獻仁,吳建興,張豐志,莊亨立,與裘性天等老師。應用化學所當時尚未有專用館舍,當時的教師研究室分佈於舊應用化學館(舊營區房舍,現科二館,與科一館一部份)。
1987年張豐志到陽明交大任職並擔任應化所第三任所長,當時的校長為阮大年。張豐志老師與當時應化系老師開始規畫興建科學二館。

1982-第一任應化所所長蕭興仁教授 1985-第二任應化所所長龍文安教授
回顧應化系自1982年成立以來的重要事件













